云南中小学生博物馆“寻根”本土文化
- 浏览:115次 发布时间:2012-07-24
7月22日上午,第二届“牛虎铜案”杯双语讲解大赛在云南省博物馆顺利落幕,31名中小学参赛者共同角逐“优秀博物馆讲解员”称号。云南省博物馆馆长马文斗称,这是一场小选手们对云南本土文化的“寻根之旅”。
在云南省博物馆圆厅的比赛现场,来自昆明市20余所中小学的31名决赛选手身着云南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以云南珍贵文化遗产为素材,将文物背后的渊源向评委及观众娓娓道来,大到云南文化历史,小到古滇国的一件青铜器。比赛吸引了上百名家长及民众到场观看。
云南省博物馆社教部主任韦坚向记者介绍,此次比赛由云南省博物馆社会教育部举办,赛名取自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牛虎铜案”。比赛分为中文组和英文组两个组别,设有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及团体一、二等奖。参赛选手的范围锁定在中小学生且均为云南省博物馆的志愿者,最终共有300余人报名参加,其中31人进入决赛。活动旨在加深青少年对云南传统文化及博物馆的了解,选拔优秀双语小讲解员。“我们希望能从小开始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学习与奉献的意识,这不仅是我馆的首次尝试,在全国范围内也属首创。”
来自大观小学五年级的李思婷获得了中文组第一名,她告诉记者,“在课本上只能了解到少量有关云南的知识,这次比赛才发现云南的文化原来也那么丰厚。”李思婷的爸爸李剑文则认为,这次比赛不仅给孩子们上了一堂课,也给父母们上了一堂课。
马文斗表示,鼓励孩子们参赛是我们对于云南文化传承的一种寄托,要求他们身着少数民族服饰,能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到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希望通过活动能让孩子们找到自己的根,有根才有文化传承的力量。”
- 上一篇:云南省第三届“兴滇人才奖”评选公告
- 下一篇:元阳哈尼梯田申遗 24日起预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