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汝州新闻网 > 汝州城事 > 正文

喜看古城展新颜——我市城市建设工作纪实

  • 浏览:490次 发布时间:2012-12-25
  •      俯瞰汝州古城,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一条条宽阔整洁的大道,一栋栋现代化的工业厂房,风景秀美、花团锦簇、游人如织的公园……这一幅幅画卷彰显着汝州这座千年古城焕发出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过去的五年,是我市城乡建设变化最快的五年,是我市民生工程建设项目大手笔投入的五年,也是我市住建系统改革创新、克难奋进的五年。五年来,我市住房和城镇建设紧锣密鼓,如火如荼,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

        如今的汝瓷故里、曲剧之乡——汝州,正以崭新的姿态向宜居、宜业、宜游和综合实力较强的区域性现代化城市方向大踏步迈进。

        高起点规划——城区规划框架不断拉大

        2008年以来,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生态靓市”战略目标,以“五城联创”等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大城乡建设和管理力度,使我市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市承载力和宜居度不断提升。

        五年来,我市新建、改建汝南工业大道、南环路、中大街、丹阳路、广成路、朝阳路、北环路、东环路、梁丰路、城垣路、风穴路—广育路—老二门街、望嵩路—高速引线、洗耳路、西环路,开通了城垣南路,完善绿化、路灯、排水等配套设施,城区形成“七横七纵”道路格局。2008年,对111条小街小巷进行综合整治,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安排资金600万元,对42条小街小巷进行整治,城区道路功能逐步完善,通行能力大大提升。

        高标准建设——城市载体功能快速提升

        我市始终把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每年都安排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重点标志性工程,加大投入和组织实施力度,累计投入资金25亿元,建成了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城市载体功能得到快速提升。

        近年来,我市加快城市污水管理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运营,日处理污水2万吨,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年COD减排达到1500吨以上,污水处理率为98.91%。2008年8月,垃圾处理厂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日处理生活垃圾220吨,2009年开工建设了垃圾处理厂二期工程,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全部进厂实施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4.91%。新建5座四星级公厕。对21座垃圾中转站进行改造,改造公厕40座,5座公厕达到三星级标准。

        先后完成望嵩路、洗耳路、广成路、朝阳路、安国路、南环路、汝南工业大道、东环路等主干道路灯安装。完成广成路、洗耳河桥、洗耳北路餐饮一条街、东盛游园、工会游园、东花坛绿岛、市标等道路及游园景观亮化工程;完成风穴路、西环路、望嵩路路灯改造工程和高速引线、安国路、东环路原收费站路段等路灯安装。目前城区共有路灯7228盏,市区明灯率始终保持98%以上,设施完好率100%。同时,大力推广太阳能照明工程。在中心广场、火车站广场、汝东高新技术园区等处安装太阳能照明灯330盏。广成路、丹阳路、城垣路、望嵩路、洗耳路等主干道沿街单位、门面都安装了景观灯和霓虹灯。2009年开工建设了向阳廉租住房一期工程,解决60户家庭住房困难。2011年开工建设向阳廉租住房小区二期工程,目前工程已经完工。2012年建设廉租住房288套,公租房2658套。目前,已开工建设公租房600套(启德隆公租房336套、圣地罗兰公租房264套)。向阳廉租房三期工程288套、公租房296套已开工建设。实施朝川棚户区、梨园棚户区建设改造项目,完成朝川棚户区改造建筑面积85910平方米,梨园棚户区改造建筑面积154400平方米,今年10月豫西煤机厂棚户区改造项目开工建设,改造建筑面积50860.71平方米。建成蓝湾半岛、万基花园、香榭水郡、世纪华庭、福地等一批高标准住宅小区,建筑面积190万平方米。投资2亿元建设的金鼎时代广场开业纳客,络绎不绝的人群彰显出汝州的繁华和浓厚的商业气息。老城购物广场、建业生活广场、百汇购物广场、景旺超市、汇省客超市、菜篮子超市等已成为人们购物的天堂。

        完成洗耳河城区6公里两侧堤岸加固、护砌、绿化、亮化,新建、扩建了中心广场、工人文化宫游园、东盛游园、二高游园、西入市口游园、北入市口游园、人口文化游园、火车站广场、税务游园、二五跃进渠游园、工业品市场游园等,2010年开工建设了汝河公园。新增公园、游园绿化面积213.28万平方米,煤山公园被评为“省级绿化达标公园”,火车站广场被评为“省级绿化达标广场”。完成广成路、风穴路、望嵩路、丹阳路、朝阳路、东环路、高速引线、西环路、南环路、城垣路、洗耳路、安国路、油库路等道路绿化工程和市标绿化改造工程,使我市城市道路绿化面积达到65万平方米。广成路、西环路、东环路、风穴路、丹阳东路、高速引线被评为“省级绿化达标道路”。

        高标准规划——大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2008年以来,按照省政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要求,我市再次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编制近期建设规划、住房建设规划,并对城区主要道路、重点地段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充分发挥了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

        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南扩东进”和“老城变面貌,新区上水平”的发展目标,拉大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品位,打造亮点。委托煤炭规划设计院完成朝阳路、北环路、南环路两侧各200米范围内土地利用性质、容积率、绿地率等指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委托河南农大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院完成10平方公里的汝河公园规划设计,完成市区高速引线、东环路、西环路、朝阳路、广成路、南环路等四纵五横35.03公里的城市主干道绿化施工图设计,对城区4个入市口景观绿化工程进行指导设计。委托河南省规划设计院完成汝南产业集聚区、汝东高新技术园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委托清华大学设计院完成汝东新区概念性规划成果编制。委托重庆大学规划院正在编制丹阳路以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启动汝州市中心功能区商务区建设,新城区CBD总体规划已委托清华大学设计院完成编制工作。委托上海同济大学规划院编制完成汝南产业集聚区17.99平方公里详控规划和汝州市产业集聚区拓展区20平方公里概念性规划编制工作。委托河南金天规划设计院完成8个市政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小屯镇、寄料镇等9个镇排水专项规划编制工作。邀请北京、上海、天津、武汉等地国家一流规划设计院对基础设施工程进行规划,邀请知名专家对规划方案进行指导、评审,确保了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权威性。
        在规划实施管理上,我市严格执行“一书两证”制度和程序,建立了城市规划委员会联席会议制度,公众参与、规划公示制度,放验线制度,执法检查和举报制度等;规范了城市规划行政许可事项,建立了建设项目规划审批流程和内部监督制度;建立违章建筑查处机制,实行受案、查案、结案三分离制度,对未取得规划许可和不按规划许可要求擅自进行的建设行为严肃查处,维护了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实现了规划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高效能管理——城建业务实现整体推进

        近年来,我市按照《河南省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以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五城联创”、67项城市重点工程建设和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等活动为载体,成立城市精细化管理机构,制定详细的考核项目和评分标准,对城市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

        加大市容市貌日常巡查和集中整治力度,对市区主干道和主要入市口乱停乱放、乱堆乱弃、乱贴乱画、乱搭乱建、乱扯乱挂进行治理。严格户外广告审批制度,对设置户外广告、门头牌匾、宣传栏牌以及横幅、条幅、灯箱等进行规范审批。环卫、园林等单位推行事企分开、管干分离,分别成立作业公司,对城区主次干道、小街小巷清扫保洁权和道路绿化、游园管养权进行竞价承包,提高了道路清扫保洁质量和绿化管养水平。根据《建设部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管理办法》,对市区内的建筑施工工地、拆迁工程和市政施工工地进行整治,督促施工单位严格落实文明施工的有关管理规定,建筑施工工地建设风景墙率达100%;各施工工地都有防尘措施,施工环境明显改善。在市政设施管理方面,对城市道路、雨污水管网、路灯等进行养护和维修,保证其功能正常发挥。对城市供水、供气进一步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成立应急抢修队伍,对管道设施进行全面检查,保证了城市正常供水、供气。

        蓝天碧水别样天,绿树绕城画中来。在生态和宜居的完美融合中,我市城市品位得到提升,内涵得以丰富,凝聚力和辐射力进一步增强。我市先后被评为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和河南省精细化管理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我们坚信,一幅城乡繁荣、产业先进、居民幸福、环境优美、文化多样、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城市画卷不久将更清晰地展现在汝州人们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