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2013年财政收入第一季度超五亿 增一成多
- 浏览:195次 发布时间:2013-04-08
今年,我市财税部门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强市、和谐立市、文化名市、生态靓市”战略,克难攻坚,扎实工作,努力加强收入征管,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实现了首季“开门红”。
1-3月份,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5054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21.1%,同比增收5328万元,增长11.8%,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38208万元,为年度预算的24.3%,同比增收5386万元,增长16.4%。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累计完成26338万元,为年度预算的23.9%,同比增收5757万元,增长28%,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8.9%;非税收入累计完成2287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25.1%,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31.1%。
今年是“十二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加快项目建设,以“路”先行,以“两提两创”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先后出台的促进经济发展的系列战略举措发挥了积极作用,基础设施和投资软环境得到了优化改善,所有这些都确保了第一季度经济平稳增长。第一季度在地方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市财政支出增幅较高,重点支出保障较好。截至3月底,市财政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的原则,积极采取措施,强化预算执行管理,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情况较好,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累计完成52679万元,同比增支14980万元,增长39.7%。同时,合理调度现金,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民生和重点支出得到了有效保障。1-3月份,全市财政重点支出累计完成43213万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2%,同比增长42%,其中民生支出41350万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8.5%,同比增长47.8%。分科目看,教育、农林水事务分别支出11083万元、9639万元,同比增支4535万元、6819万元,增长69.3%、241.8%;社会保障和就业、节能环保分别支出9577万元、352万元,同比增支3449万元、195万元,增长56.3%、123.8%;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业等事务、住房保障支出分别支出1148万元、92万元和55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929万元、59万元和251万元,分别增长4.2倍、1.8倍和30倍。
总体上看,第一季度我市财政收支均保持了较高增幅,但当前财政经济运行中仍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因此要保持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着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壮大骨干财源、扶持基础财源、培植新兴财源,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低污染、低能耗、见效快、收益高的财源建设项目,促进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双提升。并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健全和完善审批制度,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为入驻企业办理相关手续,使在建项目尽快产出,及早实现财政收入。以完善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园区基础设施为契机,积极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加快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促进新兴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企业和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动作用,推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形成以点带面、遍地开花的局面。在引导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节能降耗,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大高科技含量、节能环保项目的引进力度,促进经济社会良性发展,不断夯实财源基础,为财政收入结构优化奠定基础。同时,在全面贯彻结构性减税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的基础上,落实“四个坚决”的组织收入原则,坚持扩张总量和优化结构并重,切实做到“抓大、管小、堵漏、拓新”,确保近期内财政收入总量和质量实现更大的突破。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征管,盘活各种政府性资产资源,拓宽增收渠道,挖掘增收潜力,促进收入规模、增长速度协调提高。健全和完善组织收入奖惩机制,督促征收部门和乡镇、街道充分利用社会综合治税网络体系,对重点税源、重点工程实行重点的分析与监控,堵塞跑冒滴漏,做到应收尽收。坚持“以票控税”,加大稽查工作力度,认真做好小型餐饮业、个体工商户等零散税源的清查和普查工作,对无税务发票经营者,补办税务登记证或予以取缔,堵塞收入漏洞。
在此基础上,市财政部门将全面推进和深化部门预算改革、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着力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贯彻有岗必有责,权责必相等的原则,强化预算约束力,建立健全预算执行责任制,促进责任落实,确保财政支出的及时性、均衡性、有效性,优先考虑和保证重点支出和民生支出。市财政部门将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纪检、审计部门的监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着力推进部门预算、部门决算公开,增强财政支出的透明度,促使部门和单位切实加强资金管理,厉行节约,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降低行政成本。要落实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三分离”制度,建立和完善事前预算约束、事中动态监控、事后监督处罚的监督体系,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进一步提高预算执行管理效率,提高预算执行监督水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